红色摇篮


军民大生产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9-04-10   浏览:1874  

    军民大生产纪念馆位于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的大川林场隔壁,长约50米,宽约20米纪念馆依山而建,坐北朝南,面前一条宽阔的柏油路,交通便利,气候湿润,植被茂盛。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渡过难关,1943年4月,三八五旅七七团团长张才、政委宋景华率领进驻华池县大、小凤川垦荒屯田,他们一面保卫边区,一面开展生产建设。组织战士挖窑建舍,拓荒垦田,修桥筑路,开办了十余种作坊,使昔日的“野山僻壤、林木参天、人烟无几、兽群遍行”的荒凉之地,变成了“粮食满仓,蔬菜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革命家务日趋巩固”的另一个“南泥湾”。1943年冬,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抗日救亡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张寒晖来华池采风,当地流传甚广的劳动号子和华池军民高涨的生产热情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由此诞生了脍炙人口的陇东民歌《军民大生产》,并自此唱响了陕甘宁边区,唱响全中国。

为了纪念大生产运动的丰硕成果和英雄模范事迹,七七团于1944年11月离开时,在大、小凤川交汇处建立了一通纪念碑。碑身为长方形,高2.14米、宽0.63米、厚0.12米,下方有四方形碑座,高0.5米,此碑一直在原址保存。碑文主要记述了全团屯兵生产的业绩和英雄模范人物。

碑文如下:

抗战以来,我团即留守后方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屯田政策,一面保卫边区,一面生产建设。几年来,由于党政军民的帮助和我全体指战员共同努力,得以突破敌顽封锁,渡过抗战难关。为更进一步生产建设,积蓄反动力量,去年四月,奉命开抵大凤川。

当时,大凤川是一片荒凉地带。野山僻壤,林木参天,人烟无几,兽群遍行。经过二年之劳动创造,我团已开地三万四千亩,修筑营房四百余间。为了便利军民运输,今年又费四千五百日修竣凤川抵合水之大道五十余里及小凤川口木桥一座。并操有作坊手工业,山货割漆等副业生产数十种。现在粮食满仓,菜蔬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革命家务日趋巩固。

对于新民主主义建设事业,我全体同志莫不争先恐后,克己奉公。如开荒中,有的半夜烧火挖地,有的抱病上山;如练兵中,人人昼夜苦练,反复操作,精神更为热烈。生产之劳动英雄,学习模范与工作模范者全团数以百计。连长邓中华、刘全清,指导员王立友,排长张永海、朱炎林、班长王德金、吴开祥,战士窦喜才、李发才、李占荣更是群英中的出色人物。

此二年中,我团牺牲有三人,九连杨全成建筑中伤亡,张友成在保卫边疆战争中流血牺牲,五连李三明操劳成疾,病殁于医院。我全体同志誓死完成三人遗志,直抵胜利之全程,完成革命事业。谨此碑文,以资纪念。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三八五旅七七零团

     张才千

     宋景华

副团长     卜万科

参谋长     李迎希

     曹传赞

暨全体指战员敬志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七日立

碑背面竖行阴刻全团九十七名劳动英雄、工作模范和学习模范的姓名。

纪念碑座四面有当时维舟、马锡五、陈伯钧、刘随春、段德彰等有关首长的题词。

该馆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旅游景区的重点景之一。2006年国家发改委对景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国家总投资361.16万元,建成了展馆、停车场、步行道及供电、供水等基础工程。截至目前,纪念馆累计投资达1170万元,占地14.3亩,展馆占地628平方米。年接待游客5万左右。


2009年,华池县筹措资金在原址上修建了军民大生产运动纪念馆,征集革命文物进行展览,现为全国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华池县博物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